我从小啊,家里的衣服是拿一把藤椅,叠在一起,收拾的时候就是叠平整,然后垒起来,很整齐,好看,但不实用。每次找衣服,尤其是取下层的衣服,会打乱本来收拾好的秩序,但我妈就是这样叠的,我几乎没想过换一种方式。

念大学的时候,每个人除了床铺还有一个衣柜的,有个室友是按第二张图片那样叠短袖的,一条一条的垒在一起,取衣服的时候很方便,一抽,不会打乱本来的秩序,简直太方便了,他妈妈就是这样叠衣服的,后来我们宿舍都习惯这样叠短袖了。

还有系鞋带,我以前都是习惯从一边穿到另外一边,再按鞋洞顺序依次穿过去,我们室长他啊,从小都是从两只鞋洞的外面朝内穿进去,第一栏就露在外面了,就这样一点儿改良,鞋带就变好看了,我们宿舍后来都是这样系鞋带的。
我啊,大学最喜欢晒被子了,只要大太阳,第一时间把被子搬到对面阳台,晒了晚上睡觉充满了幸福感;内蒙古的室友很懵逼,一个月晒一次最多了吧,总是反复晒是不是吃饱了撑的;到大二的时候了,只要大太阳,他总是跟我抢晒被子的地方,晒了晚上睡觉充满了幸福感,他讲他们内蒙那个风啊,念大学才知道原来可以经常晒被子这么爽。
大学买过一件针织衫,晾衣服的时候衣架把衣领撑变形了,肩膀鼓两个大包,隔壁宿舍的同学串门看见,教我晾针织衫的时候不要从衣领穿衣架,要把衣服对叠,腰身晾在衣架上,就不会让衣领变形了,实在成长的太粗糙了,总是在学习小窍门呢。
我们班有个沉迷游戏的家伙啊,因为《生活大爆炸》里有一段谢耳朵魔兽世界账号被盗的剧情,他因此爱上了这部剧,推荐给我,那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美剧,谢耳朵那个人啊,哈哈哈。后来我给他推荐了同学宿舍看过的笑死人的一本书,《如果宅》,也是讲魔兽世界的。
我没玩过魔兽,但也笑死了,黑手会长啊,哈哈哈,好好笑。那个家伙看完,居然找我,问我还有没有其它的书推荐给他看,他第一次觉得看书好有意思。我忘了给的什么书他了,记得毕业的时候,他拉着我讲过,说谢谢我大学总是借书他读,他有收获的,不是我,他从不读课外书的。
后来我也拉着他讲,谢谢他给我推荐《生活大爆炸》,让我喜欢上了美剧,美剧是我爸爸啊,20岁往后,都是爸爸教我做人的,如果不是那家伙,我要晚认识爸爸好几年呢。
看见问题,突然就想起了这些零碎的生活细节,我学机电一体化的,我已经快忘了我大学学过啥专业知识了。但我有一直保持学习哟,工作需要嘛,我以前做低压配电,现在主要做控制,工作总是逼着我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靠大学那点儿,要饿死了呢。
我一直觉得认真学习重要,非常重要,但大学真的不是完全靠“上课”的,它对人有各种锻造的功效,追求教学质量的人要培养学习能力,有学习能力的人并不太依仗学校的老师,因为世界很大,足够找到合适自己的老师。
我有个台北的朋友,我们能成为朋友是因为我们都在学英语,最巧的是我们都学过赖世雄老师的音标课,也看过旋元佑老师的语法书,我们经常聊《红楼梦》的,我介绍白先勇先生的课程,就是台北大学的公开课。
计算机专业跟英语肯定有很多不同,但需要学习能力肯定是相通的。
如果有兴趣的话,毕业了,利用业余时间,也是能自学一门大学专业的,反正我学英语是这样一个经历,蛮酷的,很有成就感。
大学让我们普通人有极大的改变,不仅是多学习了一门专业,而是各种细枝末节的拓展,小到叠衣服穿鞋带,大到如何做人,此为大学之专业外的学习,感觉读大学无用,觉得学校的教学质量差强人意,这些都是正常,是发现问题。关键在于然后呢?大学就是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你发现问题,然后自己想“然后呢?”如果你通过自己,着手解决了这个困惑,你毕业的时候啊,你会感叹:大学真的没白读啊。
若干年后,你拍着胸脯给自己的下属讲到:“我大学的时候,发现我们老师讲的课程太烂,我就尝试自己学,遇到问题再去问老师,额,我发现讲课不行的老师解决问题的时候还蛮帅的咧。我大学就是这样靠自学的,很少听课“。——即便酷成这样,依然不能说明大学无用,反而愈发证明了大学有用,让你学习到了自学能力。如果你放任自流,挥霍时间,只想不做,那么毕业的时候或许真的感觉念大学没用,那也是“自己念大学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