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我们的不少地方同学已经考上了公务员,考上了事业编,做生意的也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事业也有了起色,他们正在收获的季节。
不敢说他们就一定比我们优秀,但我们得承认:他们这些年打拼出来的社会经验比我们足。真正回到地方,不能指望着三四十或者四五十的我们还能有二十多岁的精神头,无论是精力还是别的什么都不现实。

看着地方同学的如鱼得水,对比一下我们自己的日复日年复年的重复性劳动,再想想未来的漫漫人生路,这个时候我们忽然恐慌了。
因为我们终有一天要离开。
我们恐慌的是离开部队后怎么跟别人竞争。尽管你能做好战士的思想工作,能让他不想家安心服役保家卫国,可回到地方后,你给谁做思想工作呢?好像街道大妈们也不要那么多;即便你能画得一手好标图,能在短时间内标注出敌我态势和各种部署,似乎地方压根就用不上。

有人便后悔当初考那么高的分读一个指挥专业到底有啥用,早知道一定去学个技术,不为别的,至少离开部队的那天还能用得上。
也有人利用业余时间充电:军事干部开始把标图丢在一边报考心理咨询师,指望着以后能帮人咨询咨询心理问题;

政工干部开始钻研是不是多写点稿发表发表到了地方能谋个好差事;后勤干部则琢磨着是不是考个会计师精算师或者建造师。还有其他一些人干脆报考国家司法考试……
结果,不管军事干部还是政工后勤装备干部,我们不少人都业余的干着别人的专业,我们却乐此不疲。只因为我们恐慌!一种不踏实的恐慌。
如果说有一天他们离开部队能有一份像样的保障的话,我想,他们一定会花上更多的时间花上更多的精力钻研军事,钻研战例,研究各种武器平台如何更好搭配,研究怎么做好战士的思想工作……
因为这才是他们梦寐以求并擅长的专业,这些专业对地方工作关涉不大,却一点一滴都是打胜仗不可荒废的武功啊。
也许有人会说军人矫情,入役的时候工资丰厚,退伍的时候还要有保障,再没见过比这更好的工作。
在这里,剑客君不想再费唇舌,只想再说说那句已经重复了N遍的话:“ 一个在军人待遇上精打细算的国家,是在为下次战争赔款做准备。”
我们强调无私奉献,但这并不妨碍国家给予我们适当的待遇。
尾声
贺明参谋说,难道真让我到地方搞战术标图吗?
他说,如果真的可以就这样钻研下去,又有相应保障的话,他还哪有心思想着离开部队怎么竞争的事情?他所恐慌的,一定不是在地方发展怎么跟别人竞争的问题,他真正恐慌的是本领上的恐慌,是怎样才能更好地投入部队提高本领打胜仗的能力恐慌啊!
静下心来想,贺明参谋的恐慌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恐慌。
因为贺明参谋的经历,剑客君想起《士兵突击》里的一段对白。袁朗带着初入A大队的许三多和成才说,“这里的军人职业化,基本上都是尉官以上军官!”
他的这句话还有一层言外之意,这里的军人只管自己好好训练,其他的事职业化都设计好了。
职业化,设计的不仅仅是人才的进,还在考虑人才的出路问题。未来的技能培训,不应该是地方免费授课这么简单,还会是 犹如入伍训练一样,有一个完备的”退伍训练“!
当官兵把自己交给国家时,国家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不再有后顾之忧。
但愿军改过后,我们每个军人对提高本领打胜仗的恐慌胜过回到地方如何竞争的恐慌,这样,我们的事业才真正有了希望。
有请职业化,请快点炸开复员转业的后路!